q272552283 发表于 2023-3-14 18:25:00

用流感病毒外衣包裹新冠疫苗,最新鼻喷疫苗要来了

一边是经历了第一波次感染潮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渐渐式微,一边则是我国超过35亿剂次的新冠疫苗接种,包含加强针在内的全流程接种人数占比已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九成。新冠病毒感染的下一个波次疫情会不会来?会不会形成较大范围的传播?新冠疫苗后续应该如何选择、如何接种?这一系列发生在“乙类乙管”后的新冠相关问题,仍然备受关注。
            
            
            经国家药监局组织论证获批紧急使用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
            日前,广东省医学会在羊城召开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专题学术交流会,广东省医学会会长姚志彬、秘书长李国营、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军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鸣教授等一众临床体系及公卫体系的权威专家,齐聚共同研讨及评估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防护效果及社会经济效益。
            去年12月,我国批准紧急使用了又一款国产新冠疫苗——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以下简称“鼻喷新冠疫苗”)。自此,我国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国产新冠疫苗已达13种,并且还有多款奥密克戎疫苗、多价疫苗正在推进当中。其中灭活疫苗5款,重组蛋白疫苗5款,载体疫苗3款(陈薇院士牵头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就有两款分别为注射用和吸入用)以及最新获批紧急使用的鼻喷疫苗(其以流感病毒为载体)。
            “鼻喷和吸入式最大的差别不在于给药方式,而是在于所使用载体不一样。该疫苗将新冠病毒有效片段放到流感病毒的基因组里面去,本质上变成了一个没有毒的流感病毒,对应的新冠病毒受体又正好分布于上呼吸道黏膜至气管支气管,处于奥密克戎等变异株喜欢攻击的上呼吸道,从而达到更有针对性的上呼吸道黏膜免疫特点。”张军教授表示。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军教授            
            新冠热度已不如甲流,但其仍在零散传播
            在经历了第一个波次的全人群大面积感染潮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似乎在退潮后偃旗息鼓了。其热度和关注度甚至还比不上另一种在我国南北方都大面积传播的甲流。
            但新冠病毒在国际上的传播特点告诉我们,作为单链、不稳定的RNA病毒,其变异是主流,发生一次关键性变异后就可引发一个波次疫情的特点非常明显。“虽然目前我们所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病患每周仅零星出现,但对于其后续可能带来的传播仍不容小觑。”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教授王福祥表示。
            在众多公共卫生专家看来,目前新冠相关疫情处在第一波次感染潮后的蛰伏阶段,其后续尤其是在第一波次感染构建的免疫屏障形成约3-6个月后,由新的变异毒株带来下一个波次传播的风险依然存在。
            虽然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暂时蛰伏了,但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新冠感染和重症仍然是全球共识。就在今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新冠变异株疫苗的良好实践声明。在该声明中,世卫组织指出,为了应对未来新冠的不断变异,甚至其他冠状病毒的流行风险,“目前迫切需要”广谱新冠疫苗和广谱冠状病毒疫苗,以及能更有效防护感染及病毒传播的疫苗。
            凭借国家重大专项等国家项目在疫苗研发领域多年来的布局和储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在疫情初期就实施5条技术路线并进的新冠疫苗研发策略,支持多个团队开展新冠疫苗研发。也正是在这五条技术管线的多头并进下,在我国紧急使用或有条件上市的国产新冠疫苗已经多达13款,甚至包括一款国产的多价新冠疫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科疑难杂症病中心主任彭劼教授            
            不必频繁替换疫苗株,可诱导多维度呼吸道局部保护性免疫应答
            “作为我国五条新冠应急攻关路线之一的疫苗研发路线图,鼻喷疫苗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是有其独特之处的。”张军教授表示,采用鼻腔喷雾方式接种理论上消除了注射用疫苗带来的痛感。同时该疫苗采用双重减毒流感病毒作为载体,更为直接的作用于奥密克戎毒株喜欢攻击的上呼吸道进行免疫激活。“鼻喷疫苗主要通过诱导多维度呼吸道局部保护性免疫应答发挥作用。从而达到了不受新冠病毒免疫逃逸突变影响,不用频繁更替疫苗株,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优势。”
            疫苗被技术性包装成了一个“流感病毒”,那么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会不会对这个前来提供新冠感染保护的“病毒”加以清除和消灭呢?这个“流感病毒”会不会让人患上流感呢?
            张军教授表示:“疫苗开发团队此前也做过大量的研究,即便是在给受试者接种了流感疫苗,且体内流感病毒抗体达到极高的水平时,再接种鼻喷疫苗,也不会影响这一‘包装’成流感病毒样疫苗的保护性效果。深究其基本原理,就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内的流感抗体浓度往往是血液里浓度的1/500,流感抗体在上呼吸道的浓度微乎其微。因而不会出现人体清除鼻喷疫苗有效成分的现象。”
            张军教授透露,鼻喷疫苗接种后产生的保护效力最快出现在24小时内,但更理想的保护效果则出现在鼻喷后的10天之后。
            三期临床数据提示:可高效率预防住院和重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科疑难杂症病中心主任彭劼教授也表示鼻喷疫苗的使用非常方便,向鼻腔内直接喷一喷就可以完成接种。新冠病毒,是通过上呼吸道的ACE2受体结合实现感染。而鼻喷新冠疫苗是采用双重减毒的流感病毒作为载体,其所识别的唾液酸受体主要分布在从鼻腔到肺部的全呼吸道,与新冠病毒尤其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感染部位高度重叠,因此该疫苗通过鼻腔喷雾方式接种可以模拟病毒自然感染方式在全呼吸道形成预防新冠病毒入侵的第一线免疫屏障。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王福祥教授向记者透露在鼻喷新冠疫苗的三期临床数据中,可以看到鼻喷苗的有效性非常高、能100%预防住院及以上严重疾病,序贯接种后6个月内针对奥密克戎感染的绝对保护效力高达81.7%,另外临床数据还显示该疫苗能广谱抗变异、安全性高,尤其在老年人群、慢病人群中同样有极佳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主流的新冠病毒毒株,主要是感染上呼吸道,主要是像鼻腔上呼吸道这些黏膜细胞,对肺部的影响就偏小一些。所以在目前全国人民普遍接受了肌肉注射疫苗的基础上,然后再加上针对性的黏膜免疫疫苗,实际上取得的是1+1>2效果。”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流感病毒外衣包裹新冠疫苗,最新鼻喷疫苗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