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比战争还致命!打一次流感疫苗可以防多久?
近期,热搜上频繁出现“甲流”、“流感”等相关信息,多所学校因它暂时停课,甚至有网友评论感染甲流比新冠还难受,造成部分人恐慌。当然也有不以为意的人,认为是媒体在制造焦虑。
其实每年都会有一次流感流行,虽然热搜上得多,但很多人对它不甚了解,它真的有那么恐怖吗?如何预防才好呢?
流感有那么恐怖吗?
与新冠不同,流感有着一段较为“辉煌”的悠久历史。
最早记录的是1918年流感大流行。当年这个病毒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和强度感染了地球上三分之一人口(约5亿人),直到两年后大流行消退时,累计造成超过5000万人死亡。
也许这么说你无法理解这个数字的恐怖,来找个参照物对比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知道吧,一战期间统计约有1700万人死亡,换算下来,差不多是1918年流感死亡人数的1/3!简而言之,流感病毒比战争更致命。
当时最早大规模报道流感的是西班牙,后来有人将1918年流感称为「西班牙流感」,好像这个流感病毒的源头就是西班牙似的,但真相真的如此吗?
非也,一战的主要参战国,如美国、法国、德国等都被流感袭击了,不过为了不影响士气,他们不允许媒体报道流感情况。
而西班牙是中立国,媒体可以自由报道,首次公开报告大流行病,导致人们误以为西班牙是流感病毒起源地。
自1918年后,还发生了三场流感大流行,分别是1957年(约100万人死亡)、1968年(100万~300万人死亡)和2009年(10万~40万人死亡)。
从死亡人数可以看出,流感对人类的威胁在逐渐下降,但这个病毒依旧还是可怕的。
流感病毒可怕在哪?
可怕在,它会七十二变。
流感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可分甲、乙、丙、丁四种,目前在人群中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是甲型(H1N1、H3N2)和乙型(Victoria、Yamagata)。
其中甲型传染性最高、发生得也多,前面说的几次大流行都是甲型病毒的「丰功伟业」,所以我们着重说说这位重磅嘉宾。
甲型病毒表面有两个东西一一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这两个东西会不断变换。
据目前研究发现,HA有18个(H1~18),NA有11个(N1~11),可以排列组合成不同亚型,家族成员相当庞大,每年流行的亚型可能不一样。
打个比方,去年流行的可能是H1N1,今年是H3N4、明年可能是H2N2,我们不知道即将光顾的是哪个成员,这是流感病毒的可怕之一;
第二个可怕之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未知亚型,蹦个H19N12出来都有可能。
虽然亚型不同,但它们侵袭人体后(潜伏期为1-4日)导致的症状极为相似,典型初始表现为突然发烧(可达41℃)、咳嗽(通常是干咳,可持续2周或以上)、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喉咙痛等。
这是没有并发症的情况,如果是高危人群(老年人、孕妇、儿童、有基础疾病的人)感染流感病毒,可引发肺炎、心脏疾病、多系统器官衰竭等并发症,因此死亡也是有的。
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发生,一般建议接种流感疫苗预防。
(图源veer)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
流感疫苗包括三价和四价,前者能预防三种亚型,后者能预防四种,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可以自行选择,费用可能有所不同。(流感疫苗需要自费)
当然,说到疫苗,还有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一一能预防多久?
前面说了,每年流行的病毒亚型可能不一样,那疫苗就需要与时俱进,但是我们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怎么知道即将流行的是啥亚型?
对此,WHO每年开两次大会,根据各种情况推测可能出现的亚型的哪个,并给出疫苗成分建议。
所以流感疫苗通常是一年一换。我们建议,如果有条件,每年均需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高危人群。
日常防护也很重要
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过呼吸道直接人传人,主要以飞沫传播为主。
当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若是被他人吸入或接触到他人黏膜,则可造成感染传播。
(图源veer)
所以日常防护建议:
●戴好口罩:自“放开”后大街上很多人没有戴口罩,建议还是戴着比较好,它能预防大部分呼吸道传染病;
●保持社交距离:流感病毒可在近距离接触时(约1.8m内)通过飞沫传播,尽量保持这个距离,如果实在保持不了,比如地铁上,那就戴好口罩,平时尽量少到人多拥挤场所;
●做好手卫生:经常洗手,尤其是外出回家时,可用肥皂搓一遍后在流动水下冲洗,也可直接用含酒精洗手液搓洗;
●咳嗽礼仪: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尽量用上臂肘部或者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且事后及时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眼睛、鼻或口;
●保持环境通风:比如在办公室,多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否则一人中招,全司“阵亡”;
●增强免疫力:如不熬夜、多运动、均衡饮食等。
(图源veer)
如果不慎中招,可选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抗病毒药物。
但这些药物需要医生开处方才能用,切不可自行用药,因为普通人群不知道用什么药,哪个时机用,用多久。
所以一定要遵医嘱用药,这很重要!!!某书上就有人用错药了!
(图源小红书)
最后想问,你有没有得过流感?感觉如何?
还有,星标了吗?(别逼我求你)
〔参考文献〕
https://www.who.int/news-room/spotlight/influenza-are-we-ready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中国病毒病杂志,2023,13(01):1-19.DOI:10.16505/j.2095-0136.2023.0020.
Tara N Palmore, MD.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of seasonal influenza.UpToDate
Raphael Dolin, MD.Seasonal influenza in adul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UpToDate
Kimon C Zachary, MD.Seasonal influenza in nonpregnant adults: Treatment.UpToDate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3年03月10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策划团队〕
策划/编辑:吉娜 责编:Yellow&Jeing 审核:李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