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来袭,跟风囤药不如武装头脑、做好防护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多地的季节性流感疫情活动强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且以甲型流感占优势。在刚刚经历一波新冠疫情后,流感的季节性流行给民众造成一定的不安和恐慌,并且引起了新的一波跟风“囤药”。那么,什么是流感?应该如何进行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感染医线》邀请中日友好医院王一民教授做客“医问医答”栏目进行答疑解惑。流感是感冒吗?有可能和新冠叠加感染吗?
流感不是感冒,在病原体、症状、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有差异。
“感冒”(或者说“普通感冒”)主要是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致病力较弱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性相对较低,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也可出现低热,通常几天时间即可自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所致。人群流行以甲乙两型为主,近期国内流行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往往呈季节性流行,尤其是甲流容易引起季节性的大流行。流感症状与感冒症状有相似之处,且都有自限性,但流感的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较轻,而全身症状(如高热、头痛、乏力)较明显,而且高危人群容易进展为肺炎、心肌炎等。
流感和新冠是可以叠加感染的,但发生率较低。目前,我国新冠管控措施放开后,距上一波疫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多数“阳康”人群仍有一定水平的新冠抗体,出现流感和新冠叠加感染的可能性较小;而没有感染过新冠、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以及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较差(免疫反应较弱)的高危人群需注意预防流感和新冠的叠加感染。
哪些是高危人群而需要引起重视?
如前所述,大部分健康人群感染流感后可以自愈,但一些高危人群可能会症状较重并引起相关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以下人群是感染流感病毒后容易引发严重疾病、并发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
孕妇;
5岁以下儿童;
65岁以上老年人;
有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代谢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肝病、血液病等)人群;
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如HIV/AIDS、接受放化疗或激素治疗、恶性肿瘤)的人群。
这些人群应该做好流感的预防,强烈呼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并在感染流感病毒后的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疗。
那么,流感的治疗手段有哪些?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轻症流感的门诊或居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而重症患者需要住院接受治疗。
抗病毒治疗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阿比多尔、玛巴洛沙韦等。需要注意的是,绝大多数流感的抗病毒药物为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不建议自行服用。不同抗病毒药除了剂型或给药方式(如口服胶囊/颗粒、吸入粉剂、注射液)有所差异以外,适用人群也有所不同,例如儿童/青少年、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总体上,抗病毒治疗宜强调“早”,在感染或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使用效果更好。
对症治疗的药物很多,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的对症治疗相似,例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氯苯那敏、伪麻黄碱等鼻塞、流涕缓解药;福尔可定、溴己新、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止咳祛痰药。此外,酚麻美敏片、美敏伪麻溶液、白加黑(氨酚伪麻美芬片Ⅱ/氨麻苯美片)等复方药可能含有多种作用,需注意避免叠加使用,药物相互作用导致肝功能损伤等。
流感疫苗怎么打?新冠和流感的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或降低感染后发生严重并发症、死亡的风险。
然而,流感疫苗并非接种一次就“一劳永逸”,而是需要每年都打。因为流感病毒也容易发生变异,每年的流行株可能不一样;而且流感疫苗的抗体大约可以维持半年。这和新冠病毒是相似的。
不同人群的接种要求有差异:≥3岁人群,基本上均可以接种流感疫苗;6-35月龄幼儿,可接种三价灭活疫苗或四价疫苗0.25ml剂型;<6月龄婴幼儿,暂无循证是否推荐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后,大约需要经过2-4周体内才可以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建议最好在流感季节开始前接种流感疫苗。对于<6月龄婴幼儿等无法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可通过对其照护或一同生活的人接种流感疫苗而达到间接保护。
接种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并不冲突,但最好间隔一定时间。根据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原则上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
除了接种疫苗以外,还有哪些预防建议?
流感也属于呼吸道传播疾病,其预防手段与新冠大致相同,例如:
1、在流感季节,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或者在密闭环境下需要戴口罩。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3、保持居室环境清洁,通风良好。
总之,流感是可防、可治的季节性呼吸道传染病,民众不必引起恐慌;对于高危、脆弱人群要做好防护和接种疫苗,感染后应早期给予抗病毒治疗;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流感的抗病毒治疗。
王一民 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助理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TS)与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认证PCCM专科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青委副主委
2020年北京市优秀医师,主要投身于呼吸系感染和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诊治工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