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针对新冠有16种疫苗,新药避免增强剂的使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图/受访者提供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疫情防控方面,提出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以了解目前新冠疫苗和新药的研究进展。
近期,全国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那么目前我国新冠的疫苗迭代和新药研制的情况如何?卢洪洲告诉记者,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去年接到国家疫苗专班任务,对我国16种新冠疫苗进行有效性、安全性评价。“这些疫苗包括mRNA疫苗、多肽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与鼻喷疫苗等多种类型,有的即将上市,有的已经上市。”
卢洪洲说,“今后的新冠疫苗迭代方向,要以刺激细胞免疫为重点,因细胞免疫更加持久、长效,也要针对未来病毒变异具有通用性,并便于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居家使用,如采用鼻喷等形式接种。”
据记者了解,在2022年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策略的进展及专家建议》(以下简称《专家建议》)中指出,特殊人群像老年人、儿童、免疫缺陷、妊娠期人群以及既往感染的人群需要加强免疫,而异源加强优于同源加强。对未来疫苗研究与免疫接种策略,《专家建议》则提出,要基于变异株的疫苗加强免疫,强调mRNA黏膜免疫、T细胞疫苗和新型佐剂疫苗。卢洪洲表示,“鼻喷疫苗可显著增强黏膜免疫,构建新冠防护第一线。”
新冠药物研究方面,据记者了解,2022年2月,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进口注册。7月,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了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适应症注册申请,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新冠治疗药物。12月,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莫诺拉韦胶囊进口注册。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新冠治疗药物研发主要围绕阻断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复制、调节人体免疫系统3条技术路线开展,我国在这些技术路线上均有部署。
卢洪洲介绍,在小分子药物的研发上,目前进入到临床Ⅱ期、Ⅲ期试验的药物不少。“今后的新药研发要以不加增强剂为主,增强剂会使得不同药物之间出现更多相互作用,而重症高危群体的老年人、肿瘤患者、基础病患者往往需要合并用药,避免增强剂的使用,会更适合这部分群体。此外,还要考虑新的药物靶点研发,作用于病毒活性酶不同位点抑制剂药物合剂,增加药物针对变异株的通用性,这些都基于一系列基础研究。”(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秦小杰
校对 | 赵丹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