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s6868 发表于 2023-2-24 19:00:01

甲流引发停课之际,看一下美国2022/23流感季回顾

上海一所小学因为几位学生感染甲流采取停课、改线上教学的应对措施。在新冠高峰刚过之际,很多人听到任何一个呼吸道传染病都是神经紧绷。恰好2月22日美国CDC回顾了当地本次流感季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下。
            01
            美国2022/23流感季来得更早
            流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存在明显季节规律的呼吸道传染病,集中在寒冷时期暴发。也正由于这种规律性,我们也称之为季节性流感。流感的季节性还因为流感疫苗的研发过程而为不少人熟知:南北半球的四季正好相反,流感的季节也正好反了过来,于是科学家会根据南半球冬季流行(北半球正好夏季)的流感病毒株确定等到北半球冬季时该用什么病毒株做疫苗,反之亦然。
            插播两个小点:这里讨论的是流感,与感冒不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症状一般比感冒更重在;感冒病原体更复杂,有病毒,也有细菌,病毒也分多种,不小的比例是由几种普通冠状病毒(非新冠)引起。
            但流感的季节性也不是绝对守时,有时会早一些进入高峰,有时会晚一些。而在2020-2022,整整两个流感季都因为新冠的横空出世被彻底打乱。在新冠疫情影响逐渐降低,人们恢复正常生活后,2022/23的流感季也算是恢复了一些,不过仍与以往有别。参考美国CDC的数据,会发现22/23流感来得更早:
            
从上图可以看到,20/21年流感(红线)基本消失了,21/22年(蓝线)在冬季有很小一个峰后在夏季出现了一个异常的反复。22/23(棕色带点)总算是恢复到了冬季出现,高峰也与疫情前类似了,可是出现时间很早,22年第40周(10月)就开始爬坡上升,比以往早了一个多月。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很有可能是由于我们处于刚走出新冠大流行阴影的环境下,人的行为模式在逐渐回归往常,却不是立刻复原,同时在过去两年流感几乎失踪后,人体对流感病毒的预存免疫也较少。二者联合,导致流感的高峰时间点与以往还是有差异。
            但是,22/23年流感在美国来得早,去得也早,现在已经走出高峰。我们不能排除之后出现小反弹的可能——毕竟没有预测未来的水晶球,可是如果22/23流感季真就如此步入尾声,那么整体来说高峰时间比以往短一些,不过峰值似乎已经回归正常。
            02
            甲流是绝对主力
            流感病毒花样极多,季节性流感主要为甲流的两个病毒株(H1N1与H3N2)与乙流的两个病毒株(Victoria和Yamagata)引起。一般来说,绝大部分流感病例都是由甲流引起。儿童中乙流比例会稍稍高一些(指相对成人中的占比,单纯的比例还是甲流更多)。而且甲流病毒突变率更高,理论上更容易出幺蛾子。
            每年流感季节流行的是什么病毒株,往往直接关系到后果多严重。因为就像前文说的,流感疫苗是依据推测会流行什么来的,实际流行的病毒株与预测的越接近,疫苗有效性大概率会更好,流感的危害也能降低更多。因此,分析每次流感季节到底是谁占了主角,极为重要。
            从美国的数据来看,22/23甲流是绝对主角:
            
定型的病例中99.5%是甲流,H3又占了其中的四分之三,H1占了剩余部分。乙流则全部是Victoria株系。            
            这里有个挺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Yamagata是否灭绝了。这是这两年新冠大流行中科学家们提出的一个疑问。由于新冠带来的社交隔离彻底打乱了过去两年的流感流行规律,流感病例大幅下降,其中Yamagata更是踪影全无。于是这个病毒是否躺枪被新冠无意中给灭了,成了一大悬案。
            03
            22/23流感疫苗发挥“出色”
            前文提到每年流感疫苗有效性与流行病毒株预测高度相关。22/23季目前看来由于预测比较准确,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可以说是不错。在CDC的几个流感有效性跟踪研究中,今年的流感疫苗防止急症室就诊、住院等较严重的流感疾病的有效性均在40-60%之间。
            
例如上表是各年龄段以及免疫抑制人群流感疫苗防住院的有效性研究,有效性基本都在40%以上。            
            很多人可能会感到诧异:40%的有效性也能算好?确实算好,因为这是多年以来流感疫苗正常发挥的水平。流感由于株系繁多,变异率高,不同株系间又缺乏交叉保护,因此疫苗的有效性一直不高。
            可是即便只有40%的有效性,流感疫苗仍然是有效降低重症风险的工具。更何况,不靠流感疫苗靠什么?难道真指望连花清瘟?
            04
            22/23流感“威力”中规中矩
            虽说22/23季的流感疫苗正常发挥,可无奈流感疫苗的接种率还不及正常发挥。一般来说美国每年有一半多的人会接种流感疫苗。22/23季儿童接种率约为50%,比新冠疫情前低了6.5%,成人约为45%,也低于疫情前水平。
            而从22/23流感的健康威胁来看,与疫情前的几年相比已经基本“恢复”。例如看每十万人的住院率:
            
可以看到22/23住院高峰来得更早,不过峰值与18/19与19/20相近,比17/18的严重流感季弱,可以说是中规中矩。远远超过了20/21与21/22新冠疫情下极度反常,近乎失踪的表现。            
            流感主要威胁年龄段的两端,老年人与儿童。比较遗憾的是,流感在儿童中的威胁也恢复得差不多了。根据CDC统计,22/23流感季节已造成111名儿童死亡,而新冠疫情前的19/20季为199人。20/21与21/22分别只有1名与45名儿童死于流感。
            05
            中国可以参考哪些?
            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几个孩子感染甲流,学校因此改变教学计划。整体来说,中国公众过往对流感相对忽视,不过由于新冠的关系,近几年大家对所有呼吸道病毒都有点风声鹤唳。分析完美国22/23流感的情况,我们可以考虑一下中国有哪些可以参考的。
            1.很多呼吸道病毒会慢慢回归。过去两三年由于新冠疫情,我们的行为模式、社会运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在影响常见呼吸道病毒。在我们开始走出疫情后,包括流感这些病毒也会走出疫情。我们会看到它们再度贴近过往的流行模式以及致病程度。这是正常的,也是我们需要有心理预期的。
            2.一些疾病的发生规律可能有暂时的“混乱”。行为模式的恢复需要过程,经过两年疫情,我们人体针对一些病毒的预存免疫也有点反常,在此背景下,有些传染病可能会有点反常。例如22/23流感在美国是早出现了。中国开放的时间不一样,可能也会有自己的流行时间表。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疾病的“反常”行为。
            3.流感疫苗不可忽视。流感疫苗应该是一个知名度很高——很难想象有谁不知道流感疫苗的存在,可它又是常被忽视的疫苗。很多人会觉得流感没什么可怕,不需要打疫苗,还有一些人会听到打了流感疫苗反而得流感的传言。这些都不是真实的。流感不是普通感冒,威胁要大得多。是有少数人甚至应该说是极少数人打了流感疫苗后出现了类似感冒的副作用,如流鼻涕等,但与接种疫苗后降低住院风险比,这些暂时的并不严重的副作用,算得了什么?像新闻上一报道上海学校里有孩子得甲流,一些家长很恐慌,可恐慌有用吗?真正有用的是什么?是让小孩、老人这些高危人群每年都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4.正视与诸多病毒共存的世界。很多病毒就是会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不会消失。像甲流,很多人可能以前没注意,连它和感冒的区别都不知道,可是这代表它不存在。如今由于新冠影响,媒体报道更多,也不代表就与往常比有多大不同。
            我们需要做的是采用合理的措施,与这些病毒共存。例如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季节性流感带来的威胁。此外,不同人群也会不同,老人与儿童受流感威胁更大,可能需要一些差异化的保护措施。
            上海的停课有一定争议,不少人会觉得是否小题大做。更重要的可能是建立一个相对科学且能有普适性的应对方案。停课对正常教学有冲击,不仅影响孩子的成长,也会给家长带来不便。但另一方面,如果放任流感在学校传播,也会面临更多学生、教员可能要请病假的问题。
            我们需要的是分析真实的威胁,做出适应的合理应对措施,做到一个各方面权衡下的最优解。例如生病的小孩可以暂时居家上网课,学校在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想办法增加室内通风等。
            总之,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没有病毒的世界,但可以期望一个即便有病毒,人们也能安居乐业的社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甲流引发停课之际,看一下美国2022/23流感季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