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是否意味着本轮疫情结束?梁万年回应
文 / 羊城晚报驻京全媒体记者 王莉2 月 16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指出,我国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
走出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如何理解 " 取得决定性胜利 "?这是否意味着本轮疫情已经结束?2 月 23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作出解释。
梁万年表示," 大流行 " 是反映一个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一个疾病疫情的流行强度可以分成四个类别:
一类是散发,即疾病、疫情在人群当中处于散发的状态,也就是常态化的状态健康;第二类是暴发,在局部地区或单位,或者在某些特定的人群,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病例;第三类是流行,即疫情的播散范围很广泛,实现了跨市、跨省的播散;最强的是大流行,出现了跨国、跨洲的传播。
"2020 年 3 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这种疫情态势是大流行。同时,2021 年 1 月底宣布这种疾病的疫情已经构成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迄今仍然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梁万年称,从全球角度来看,大流行的状态还存在,疾病的危害也依然存在。但是我国整个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的决定性胜利,也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成功走出大流行,创造了一个典范。
谈及走出大流行的标志,梁万年表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指标,从疫情防控,特别是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它的指标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个指标是这种疾病的感染率到底处在什么状态。两个关键的感染率,一个是累计感染率,也就是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人群当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总的感染率;还有一个感染率指标是新发感染率,比如说每日有多少人新发,在特定的人群中新发了多少感染。
第二个指标是人群对它的免疫水平或者是免疫率,就是判断人体内抗体的水平,也就是抗免疫屏障、免疫保护率达到什么状态。
第三个指标是看病原体,就是新冠病毒有没有发生质的、有公共卫生意义的变异,如果是在一个亚型下只是发生量变,没有发生质变,这个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个指标是从医疗卫生供方的角度看,每日的接诊门诊量、住院情况、重症情况、死亡情况,以及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应对的能力。
最后是看整个防控能力,从机制到控制这个疾病的手段和能力是否基本具备。
至于 " 决定性胜利 ",梁万年表示,对于我国来说,它意味着我们已经经受住了这一轮疫情的冲击和考验,建立了比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 如果从疫情本身的特点来看,可以说这个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它完全结束。现在的感染在我们国家来看,还是处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发状态。" 梁万年说。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责编 | 吴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