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整体疫情进入低流行水平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 65】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1 月 30 日就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相关部门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广大医务人员和各行业工作者坚守岗位,防控工作平稳有序," 乙类乙管 " 措施落地见效,目前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稳步下降态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正在平稳回落
面对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的情况,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监察专员傅卫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坚持日监测、日调度、日报告制度。春节期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直保持正常运行,提供发热诊室门诊服务。
傅卫介绍,从 2022 年 12 月 21 日开展监测以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和普通门急诊的诊疗人次总体呈现先增后降趋势,目前正在平稳回落。整个春节期间(1 月 21 日至 27 日),发热诊室的诊疗量处于低位,和 12 月 23 日的峰值比,下降 94%。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整体平稳,能够满足群众发热诊疗和其他疾病的就诊需求。总的来看,春节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 傅卫指出,各地在春节期间积极做好重点人群和重症患者的转诊和转运工作,扩充 120 转运能力,增加电话座席,同时组建非急救的转运车队来保障患者的转运需求。上级医疗机构也建立了转诊的绿色通道,简化重症患者的转诊流程,确保及时收治。
本轮疫情没有发现新的变异株输入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监测数据显示,本轮疫情主要还是以 BA.5.2、BF.7 为主要流行株,目前没有监测到其他优势病毒株。
" 春节假期期间,我们收到全国各省上报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1421 条,经过分析发现有 11 个进化分支,仍旧以 BA.5.2、BF.7 为主,没有发现新的变异株输入。" 陈操介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一直开展新冠病毒的变异株监测工作,也为早期疫情流调溯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和支撑。同时这个过程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数据。
当前,春运正在进行中,各类院校近期也要陆续开学,对病毒的监测会如何开展?陈操说:" 我们将继续指导全国做好新冠病毒变异监测工作,继续对哨点医院中的门(急)诊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以及特殊人群开展新冠病毒的变异监测。同时,会同其他部门对海陆空口岸的入境人员进行新冠病毒的变异监测,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国内出行、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明显
今年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返乡探亲、休闲旅游等出行需求旺盛,客流量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交通运输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春运期间,截至 1 月 29 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 8.92 亿人次,比 2019 年同期下降 46.9%,比 2022 年同期增长 56%。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2023 年春节假期运输服务保障顺利结束,春运也已过半。从春运前半程来看,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运行保持平稳,运力配置充足,应急保障有力,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煤炭、粮食、医疗物资等各类重点物资运输畅通。交通运输部接下来将会同春运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动态研判客流和货流趋势,加强统筹协调和服务保障,切实做好春运后半程运输组织、疫情防控和物流保畅保通等各项工作。
1 月 28 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对外公布了春节假期全国出入境情况,出入境人员数量较去年春节假期上升 120.5%,得到了广泛关注。对此,国家移民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林勇胜介绍,春节假期出境入境实现双向增长。1 月 21 日至 27 日春节假期,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检查出入境人员 287.7 万人次,其中入境 143.4 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假期上升 123.2%;出境 144.3 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假期上升 117.8%。海陆空口岸全面增长,空港、水运、陆路口岸出入境人员分别为 33.3 万人次、13.9 万人次、240.5 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假期分别上升 241.8%、68.6% 和 113.8%。
为有效应对中外人员出入境高峰,林勇胜表示,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备足警力、开足通道,提前发布出入境流量预测和口岸通关提示,及时疏导出入境客流。春节假期,出入境人数最多的空港、水运、陆地口岸,分别是上海浦东日均 1.5 万人次、深圳蛇口日均 0.6 万人次、珠海拱北日均 15.4 万人次。全国口岸通关顺畅、秩序井然、安全平稳。" 随着出入境人员增加,要持续开展疫情监测,动态掌握疫情流行趋势和病毒变异等情况。" 林勇胜说。
(本报北京 1 月 30 日电 本报记者 金振娅)
页:
[1]